“‘情系桑香’世界华文大奖赛”二等奖之四
《一片茶的游历》
邓志军
桑梓,桑榆——辞书里,这些与桑相关的词语多与家园、故乡相关,漂泊在外的游子抑或落地生根的侨胞,喝着桑香安化黑茶想家也是自然而然的。
——题记
与桑香黑茶的结缘纯属偶然。
五月份,与弟弟到重庆的垫江呆了半个月。到渝后大概十天左右老乡杨君找来,请我们去他家小聚。杨君曾经是中学教师,与我一同在家乡的小镇上当孩子王,我改行不久他也辞职入行建筑业,在重庆这边做得风生水起,乐业安家,这些年很少回乡,我们也鲜有联系。他偶然闻说我们兄弟在垫江便找了来。在他家享用了丰盛的晚餐后,主人又提出品茶再走。他的茶室很讲究,是靠江边的一间满墙玻璃的透亮的房间,几册书,几件古董,红木的桌椅,简单而有序的摆放,室间陈设尽显品位。窗前远眺,白天一江烟雨尽收眼底,晚上满天星月君临阁前,对岸阑珊灯火撩拨思乡情怀。主宾三人团坐于几前,女主人早已洗净盏,掰开茶,烧开了水,静候我们入座,她说今天泡一壶有点悬念的茶老乡品品。一番茶礼后,公道杯里一壶茶油一般红亮晶莹的茶,便依次匀入到我们杯中,几个杯子里冒出的茶气蒸腾漫漶,空气中便氤氲着一股淡淡的香味。抿一口,齿舌之间余香不去。杨君问我们,品出什么味道没有,弟弟便与他谈起茶味来,几杯入肚,我便飘飘然。仿佛回到了家乡。就在祖宅,阶基下,那株婆娑的桑树旁。奶奶坐在树荫下,我和伙伴们绕着树追逐,妹妹叶香采摘了些新鲜的叶子喂她的蚕宝宝。她仿佛比我们累,采了几把后就将一截报纸垫到地上准备坐下,被奶奶一把夺过来。嗔骂道:“你这冲天髻,坐字踩字是要瞎眼睛的,你不知道吗?”我看着妹妹朝天竖起的头发好笑,她太爱整洁了。因为这花的时间多遭的斥责有时比我们这些邋遢的人还多。“毛毛卡卡一大仓,熨实熨贴精打光”妈妈便是这样骂妹妹的。妹妹反应快,嘴皮子又薄,她知道奶奶说的瞎眼睛是“睁眼瞎”,回敬道:“您不坐报纸,斗大的字也认不得一箩筐哩。”奶奶平时只认识队里钱粮分发表上爷爷的名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个词是她平时说自己的。奶奶脚掌尖踮了一下地,说:“冲天髻,你嘴巴这么厉害,以后哪个敢要你喽,不怕嫁不出去养老女吗?不过也好,没嫁出去好来陪奶奶,奶奶也不寂寞了。”说着她那豁嘴笑了,露出光秃秃的牙床。大概吃了亏抑或是心疼她的鞋,她看着自己的脚。妹妹笑了,“莫看莫看,丑死哒。”“你还说丑啊,奶奶小时候裹脚好苦的,好端端的大脚板要裹成这样的三寸金莲,天天得缠,直缠得脚板能在米升子里打得圈圈哩,而今你们是好了唷。要不,你这冲天髻,会哭成个东施的。”好半天,妹妹没回应奶奶,见她翕动着鼻子,在吸着空气的味道,突然,她好像发现什么似的说有什么香味?“什么香味?叶子香啊,桑树叶的香味哩,还能有什么香味?你不知道你名字的来历吗?”奶奶回答她。我也闻到这种香味,从更小的时候起,我就知道妹妹的名字叶香就是这么来的,但真正自己闻出桑树叶的香味我是这时候开始的。“是不是家乡的味道?”弟弟碰了我一下,我才举起茶杯有些歉意自己的走神,回敬了杨君一杯茶。杨君肯定了弟弟的判断,说他便是因为久不回家,常常想起童年,想起故乡,偶然回安化时发现了这茶,才爱上桑香黑茶,并且从安化带来两箱。我,刚才便是在茶香中回到童年,回到故乡,只是那场景,那人物,早都不在了——祖宅、桑树,奶奶、那个爱整洁的泼辣的叫叶香的妹妹……这些年家乡变化太大,我也离开家园好多年。那一夜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家乡,是童年。也才理解久居在外的游子深沉的思乡情结,哪怕是一种味道都能品读出家乡。女主人说,她的父亲爱桑香黑茶是因为他在跟他们品茶后发现了它的好处,父亲是重庆人,喝了桑香黑茶一段时间后体重减轻血脂下降。老人家还向邻居和朋友也介绍了这茶的益处,那天我们山南海北的聊,一直聊到对面山里的灯火渐次熄灭。离开的时候,杨君执意要送点什么给我们,挑来选去的,还是选择了家乡的茶——桑香茯砖。杨君说家乡再有也不是你有,再说到外边走了一圈的茶带回去才更有意义嘛。是的,这茶里除了家乡的味道还掺进了朋友的情义。我们收下了这片情义。
九月初,侄儿应征入伍,将赴东海前线。夜晚,家人聚在弟弟家品茶,品的是桑香茯砖,客厅里缭绕着桑叶的香味,聚会将散时,弟弟对侄儿说:“儿子,我们喝着带桑香的茶,就要想着桑梓,想着家园;当兵了,要想着家。想着国家这个大家。到部队要练好本领,服从命令,保卫好我们的国家。”母亲叮嘱他说:“孙子,到外边,天长路远的,恐怕水土不服,你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带一点安化的茶叶去,间或的用泥土搓搓手,喝点家乡的茶就慢慢适应的。”弟弟告诉他的儿子,就带杨伯伯送的桑香茯砖,有时间就跟战友们品一品。侄子就带着一家的嘱托,带着那块桑香黑茶去了部队。
十月,父亲生日,一家人在一起喝茶,茶汤在炉子上沽漉沽漉的响,茶气在屋子里蒸腾,满屋子弥漫着黑茶的香味,父亲电话响了,是侄儿打来的,入伍一个多月,也许是训练紧张,也许是有纪律,侄儿一直没有跟家里联系。今天他借班长的电话问候爷爷,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父亲说:“我不用你操心,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把我和奶奶都照顾得很好。你安心当好兵,在电视里看到形势紧,海上军国主义在老祖宗留下的岛上寻事做,天上帝国主义撞我们的识别区。你要练好本领,效忠祖国,多打胜仗回来。”弟媳接过电话问:“训练紧不紧,生活习惯不,有什么变化没有?”侄儿说,训练很紧,生活很好,只是生了痘痘,可能是水土不服吧。弟媳问,你没喝带去的黑茶吗,那边传来嘿嘿的笑声:“早旅游到河南去了哩,一口都没喝。”原来,那一天训练之余,他准备与班里的战友一起喝茶,刚拿出来,香气四溢,战友们争着看,侄儿便当起安化黑茶的义务宣传员了,说安化黑茶什么什么功效,桑香黑茶怎么怎么好,当听说能降血糖血脂时,一个河南籍的战友眼睛发亮,说他妈妈是糖尿病,又有高血压,一直苦于找不到一种有效的药品治疗,侄子对战友们说我们今天就不喝了,阿姨喝了可能比我们喝了更有用,我们嘛慢一点喝也不少什么,我再让家里寄来就是,战友们一致同意,便把茶送给了河南战友。弟媳说,再给你买块茶寄来吧。侄儿说,那就多买一块吧,寄一块的话我再给了战友自己还是没的喝哩。“好,好,多给你寄块来。”弟媳连忙应承,点头有如鸡啄米。
昨天听弟弟说起侄子打电话来,说战友妈妈的糖尿病有了好转,口渴的毛病消除了好多,血压也降下来不少,战友一家很感激,并且准备托托他们给买几块去。
一块茶从安化出发带着乡愁到西北,增加了老乡的情义后又回到安化,揉进一家人的重托后又到了东南沿海,在这里带着降糖降脂的责任到了中原大地。半年多时间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成了思乡曲成了家庭医生成了旅游家了。
作者简介:
邓志军,安化县文化局干部。在《自学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农民日报》、《厦门文学》、《秘书工作》、《中央党校报》等报刊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及学术文章理论文章多篇,曾获全国教师文学竞赛二等奖,县政协三十周年文学竞赛小说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