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展良 *1 魏爱生2 伍启华2 李云3 魏华章4 王才康5
(1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 / 茶叶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430 2 佛山中医院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心,广东 佛山,528000 3 安化县云天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 安化,413500 4广州本心茶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630 5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630)
[摘 要 ] 为探讨桑香茯砖黑茶对 2 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效果,选取 40 例患有 2 型糖尿病且属于代谢综合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复方丹参滴丸及桑香茯砖黑茶)及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及复方丹参滴丸)各20例,两组均治疗 12 周。结果表明:2 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糖负荷后 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且同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本研究的临床观察结论:桑香茯砖黑茶具有降糖降脂功效,可与传统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辅助治疗 2 型糖尿病。
[ 关键词 ] 桑香黑茶 2 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辅助治疗
代谢综合征(也称综合征 X)这一名词在 1988 年首次提出,描述一种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和潜在的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的状态。代谢综合征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异常葡萄糖代谢(糖耐量受损或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和 / 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向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1]。糖尿病在当今国人中属于高发慢性病,大部分患者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以维持正常生命,长期下来难免有并发症,健康和生活质量难于保障。
茶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认为茶叶味苦甘凉,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食止泻、清心提神等功效。秦汉前,基本上是茶的药用时期。《神农本草经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说:“苦茶久食,益意思。”等等,当时的记载弥漫着以茶为药的种种经验之谈。自日本学者清水岑夫揭示出茶叶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组分复合多糖后,不少学者曾就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降血糖效果及耐糖量试验进行过一些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了茶叶中的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等具有降糖降脂的保健作用[2],而近年来也有关于黑茶对于调节代谢综合征的作用研究表明黑茶茯砖茶有很好的降血脂、减肥、降血压、降血糖等保健作用,皆因黑茶则含丰富的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3]。桑叶自古以来即中医被视为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中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已于 1993 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同源”植物叶。至于经过科学配制而成的桑香黑茶茯砖是否同样具有调节人体代谢的医学辅助作用尚未见研究论文报道。因此,笔者选用桑香黑茶茯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探讨桑香茯砖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茶叶和传统中药材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进行积极的研究,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超重和(或)肥胖 BMI ≥ 25。
(2)高血糖空腹血糖(FPG)≥ 6.1mmol/L(110mg/dl)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 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
(3)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 1.7mmol/L(150mg/dl),和(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0.9mmol/L(35mg/dl)(男),<1.0mmol/L(39mg/dl)(女)。
(4)血尿酸(UA)≥ 356.9μmol/L。
(5)无心力衰竭,无肾功能不全,无肝功能受损,血压<140/90mmHg。
1.2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在佛山市中医院内科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心就诊,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 4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年龄与性别情况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别,两组患者均达到了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且内脏功能情况相同,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治疗组治疗方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 0.5g,日二次,复方丹参滴丸 10 粒,日三次,规定每天至少饮三次(中午、晚餐后、睡前),桑香黑茶 30g(品种为:桑香茯砖,系安化县云天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 500ml 以上,治疗期间不喝其他茶及其他饮料。桑叶茯砖茶以桑枝上中下部的嫩、熟、老叶和茶青为原料,桑叶与黑茶比例1:5,经过(1)分季分级来摘桑叶;(2)摊青与洒水;(3)杀青;(4)揉捻;(5)渥堆;(6)烘焙干燥;(7)破碎拼堆;(8)测水注浆;(9)汽蒸;(10)渥堆;(11)二次汽蒸;(12)计量筑制;(13)发花干燥等 13 个工序加工而成。产品既脱去了桑叶的青涩味,保留了桑叶的营养物质,还能有效培养功能性益生菌—冠突散囊菌。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 0.5g,日二次,复方丹参滴丸 10 粒,日三次。
1.4 疗效观察
在服药之前均检测: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指标。治疗 12 周后复查上述项目。
1.5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DATE 3.1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采用全分析集,用 SPSS12.0 统计软件;定量指标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值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 12 周后复查各项指标,经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OGTT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治疗前后血糖值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HDL-C、LDL-C 等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周后复查指标,经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LDL-C 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 HDL-C 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 2 治疗前后血脂对比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尿酸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周后复查指标,经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尿酸(UA)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从上述研究数据表明,桑香茯砖黑茶与二甲双胍、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降糖、降脂、降血尿酸效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二甲双胍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疗效更佳,选择桑香茯砖黑茶与传统口服降糖降脂药物联用对糖尿病患者可从治疗中获益。
对于桑香茯砖黑茶辅助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宋鲁彬 [4-5] 的研究表明:茯砖茶(黑茶)对 PPARγ 受体模型以及 PPARβ 核受体模型具有较好的激活作用,对 LXR 激活模型、FXR 激活模型的激活作用都较强,有望能够从茯砖茶中发现抗脂减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治疗糖尿病等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黄文河等[3]对黑茶对于调节代谢综合征的作用研究表明黑茶茯砖茶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减肥、降血压、降血糖等保健作用。近期的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肥胖症和相关的机能紊乱。从桑叶中检测出 DNJ(卜脱氧野尻霉素)、N-Me-DNJ(N- 甲基 -1- 脱氧野尻霉素)等多种物质 [6],且 DNJ 被证实是一种高效的 α- 葡糖苷酶抑制剂 [7],同时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桑香茯砖茶含有丰富的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和DNJ、N-Me-DNJ成为桑香黑茶具降糖和降血脂主要的物质基础。桑香茯砖黑茶具有茯砖黑茶和桑叶的功效成分,这些物质被糖尿病人吸收,能发生协同效应,起到降血糖和降血脂药效作用。桑香茯砖黑茶另含有人体容易吸收的生物碱、黄酮类、桑多糖、茶氨酸、γ-氨基丁酸以及维生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各器官有保护保健作用,糖尿病人服用降糖药同时饮用桑香茯砖茶可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基金项目: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粤科函社农[2017]1133 号), 金花普洱开发项目(GDKM2017-A-01)
本项目临床观察用的桑香茯砖黑茶由安化县云天阁茶业有限公司提供,同时得到了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016级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谢得方、黄燕峰同学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Bloomgarden ZT. The 1st world congress on t 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Diabetes Care ,2004, 27: 602-609.
[2] 赖建红,张海华,吕杨俊,潘俊娴 . 茶叶功能成分对“三高”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6(2):60-63.国茶叶加工,2016(2):60-63.